公司合理優化公司繳納25%的企業所得稅
企業所得稅是我國稅種中的一大重稅,稅率為25%。這是一個巨大的稅收負擔和費用。如何合理優化?讓我們來看看以下四個維度的分析。
第一維度:傳統思維模式:
它們都是產品和服務的制造商、供應商和銷售商。傳統的商業模式是簡單的100--60--10=30思維,其中60是產品成本,10是銷售成本,銷售收入減去成本是毛利潤,很容易把企業變成沒有。--50--20=交易模式為30元,需繳納以下稅款:
①增值稅(100--50)÷116%×16%=6.897元
②增值稅附加稅,如教育附加稅……
③企業所得稅(30--6.897)×25%=5.776元
④第①項和第③項之和約13元
⑤股東分配利潤,繳納20%個人所得稅(30%)--13)x20%=3.4元
⑥第④項和第⑤項合計約為17.5元,占30元差價的58%。
二是創新商業模式
它們都是產品和服務的制造商、提供商和銷售商,業務科學、合理、合法地分開:
①制造過程接近無差價無利潤,事實大于形式,50--50=0,20是銷售費用。制造業接近無差價,即無增值稅,產品制造業務為傳統企業所得稅的25%。
②軟件技術和信息服務企業定位為新零售,軟件高新技術企業增值稅率不超過3%(100--50)×116%x3%=1.293元。
③軟件高新技術企業銷售成本10%可按175%計提,即按175%計提.5計提成本。
④15%的高新技術企業所得稅為:
(100--60--17.5--1.293)×15%=3.2
⑤第①項和第④項之和4.3
總結:從以上兩個方案來看,增值稅和所得稅方案是13,方案是4.254,有3:1的巨大差距。
第三維: 地區稅收政策
一些自由貿易區和特別行政區的稅收優惠政策支持個人獨資/合伙企業批準征收(批準10%的應稅所得率,無需記賬),并有額外的政策稅收獎勵。
目前,中國西部大開發或少數民族自治區已經出臺了一些稅收優惠政策,以推動當地經濟的發展。將企業注冊為低稅區不僅是稅收政策zui節稅合理合法。以江蘇工業園區區注冊企業為例園區注冊企業增值稅保留在當地40%~50%的支持;40%的企業所得稅保留在當地~支持50%;通過入駐園區,企業節稅比例可達50%以上。個人獨資企業(營改增)小規??缮暾埡硕ㄕ魇?,核定個人所得稅稅率為2%;總稅負最高5.2%。
案例分析:
一家以軟件研發為主,500萬高額無票成本無法解決,25%的企業所得稅 20%的股息紅利所得,企業所得稅總稅負500萬*25%=個稅125萬(500萬)-125萬)*20%=75萬,總計200萬。面對如此高的稅負,500萬與我市個人獨資企業發生業務關系,合規無票成本為軟件R&D費、技術服務費、技術咨詢費等。,并通過在我市注冊申請核定征收.利潤500萬,總稅負降至26萬。
第四維度 :利潤轉移
部分項目可以利用虧損企業的外殼進行業務,彌補以往的低所得稅; 上下游供應價格設計,上下游利潤調整; 或合并重組。
相關推薦:
上一篇:年終獎個人所得稅最佳配置15個問題!附件優化工具包 下一篇:分析高收入人群個人所得稅籌劃方案,個人所得稅最低可降至2%